市厅级平台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科研平台 >> 市厅级平台 >> 正文
山东省滨海湿地生态修复与保育重点实验室
发布时间:2020-08-26    作者:    点击:[]

山东省“十三五”高校滨海湿地生态修复与保育重点实验室于201612月组织申报,20173月获山东省教育厅批复立项(鲁教科字[2017]4号)。重点实验室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指示,以滨海湿地生态改善为核心,并与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》主要目标之一中的“生态环境全面改善”相吻合,紧密围绕规划中的精品旅游产业及现代高效农业两大产业开展工作。

一、总体定位与建设目标

1、总体定位:面向国家与区域生态安全重大科技需求,针对滨海湿地退化与功能改变、滨海农田盐渍化、岸线侵蚀及近海污染等关键科学问题,重点开展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、滨海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调控、海岸地貌演变与水动力过程、滨海湿地监测等学科领域研究,揭示滨海生态过程及驱动机制,阐明滨海农田水分运移机制及水土资源调控关键技术、岸线侵蚀的地貌过程及其水动力驱动机制,明确近海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效应,构建滨海湿地监测网络,为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科学管理提供科技支撑。

2、建设目标:形成基于滨海区域的湿地-农田-近海-岸线为整体组合的自主创新体系,保障国家与区域生态安全, 服务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,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的能力,建成具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滨海湿地研究中心,建成特色鲜明的湿地生态学人才培养基地。

二、研究方向设置

根据湿地滨海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,重点实验室共设置了4个密切关联的研究方向:

方向一:滨海湿地生态过程与修复

n 滨海湿地生源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;

n 陆海交汇下物质迁移与转化关键过程;

n 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保育;

n 滨海湿地退化机制与生态修复。

方向二:海岸地貌过程与岸线整治

n 滨海地貌过程与岸线整治;

n 河口海岸淤蚀过程与湿地保育;

n 滨海水动力过程与泥沙输运;

n 滨海灾害与湿地退化。

方向三:滨海水土资源利用与调控

n 滨海农田湿地水循环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;

n 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预报;

n 滨海农田湿地根区环境修复与水盐肥调控技术。

方向四:滨海湿地环境保育与遥感监测

n 近海典型污染物的环境效应;

n 海洋生物污损防除材料研发与产业化;

n 滨海湿地监测网络与技术。

三、组织结构

实验室主任:于君宝

实验室副主任:杨继松、吕振波

管理委员会:于君宝、杨继松、吕振波、张振华、夏传海、宋克志、傅金民

学术委员会

主任:邓伟,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,研究员,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

副主任:王庆,教授,鲁东大学

庄绪亮,研究员,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

委员:

陈克林,研究员,湿地国际-中国办事处主任

吕宪国,研究员,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

丁维新,研究员,国家杰青,“百人计划”,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

崔保山,教授,国家杰青,北京师范大学

陆兆华,教授,中国矿业大学

谢永宏,研究员,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

于君宝,教授,“百人计划”,山东省杰青,鲁东大学

张振华,教授,鲁东大学

四、学术队伍与科研成果

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2人,教授15人,副教授14人,具有博士学位41人。入选国家杰青1人、中科院“百人计划”2人、国家级人才1人、山东省杰青2人、山东省突贡专家2人、泰山学者1人、泰山青年学者2人。

截至2019年,实验室科研总经费近4000万元,承担国家级课题17项,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2项,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(联合基金)3项;发表论文88篇,其中SCI论文33篇;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,申请15项;获省部级奖励2项;举办全国或者国际相关会议4次,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54人次,科研骨干参加学术会议120人次,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10人;培养研究生82人。

六、支撑条件

重点实验室建有8个专业实验室,包括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室、海岸地貌过程实验室、区域水土资源实验室、滨海湿地环境保育实验室、海岸动力实验室、滨海环境遥感监测实验室、海岸工程实验室、滨海绿化草坪选育实验室,总面积约4645 m2。建有一个面积约500 m2的温室,拥有约30亩的草坪种质资源苗圃,设有1000多个实验小区。拥有直接相关的仪器设备360余台/套,其中超过万元的仪器设备130余台/套,总价值2240余万元。

上一条:烟台市海上航天技术创新中心
下一条:山东省高校分子设计与材料合成重点实验室


地址:中国·山东省·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    
电话:86-0535-6011497    传真:86-0535-6011497     E-mail:ldukjc@163.com
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本站信息
WWW.SCIENCE.EDU.CN    Copyright   2020  鲁东大学 科学技术处  
鲁ICP备号:09096634 鲁公网安备:37060202000109号